在6月3日舉行的第十一屆(2023)SIIFC國際研討會上,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長馬文杰教授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低碳投資具有投資周期長、回報確定性較弱的特點,為確??沙掷m健康發展,建立商業價值與社會責任統一的
市場化激勵機制,是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的重要保證。要保證具有較高ESG表現的企業能夠獲得較高營業收入及較低的融資成本,投資較高ESG表現的企業能夠獲得更加穩定的投資回報。
如何建立這樣的機制?馬文杰認為有兩個重要抓手。一是需要依靠財政、金融
政策激勵,例如將稅收優惠政策與企業的ESG表現掛鉤;二是做好投資者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
馬文杰認為,目前ESG領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
問題,包括信息披露機制不夠完善、機構投資者對投資標的的監督引領作用不足等。為推動我國ESG發展,他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推動ESG投融資體系的國際化。建議借鑒國際可持續準則委員會制定的可持續信息披露標準,并根據國情酌情調整中國的ESG披露標準。積極推進構建統一的兼顧國際化與本土特色的ESG評價體系。
其次,提高ESG定量信息披露比例,加強產品全生命周期
碳足跡披露,助力構建市場化的激勵機制。
再其次,構建環境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環境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幫助金融機構有效識別高碳企業的轉型升級項目是否符合綠色標準,促進構建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高效協同的體系。
最后,加大對金融機構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考核力度,引導這些機構和企業監督、引領其投資標的企業(或上下游企業)持續改善ESG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