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22日,中國首次向全世界鄭重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的目標。過去的一年里,“十四五”規劃綱要指明我國能源發展重點、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正式啟動、可再生能源
電力方面多項關鍵
政策落地……,中國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有“時間表”,更有落地舉措。
時值一周年之際,圍繞如何看待當前全國
碳市場運行現狀,更好發揮金融功能服務“雙碳目標”,個人投資者參與碳市場還需要哪些條件等,記者專訪了國內綠色低碳領域的資深從業者――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首席咨詢官葛興安。
葛興安認為,雙碳目標確立之后,中國全社會碳
減排行動力顯著增強。當前全國碳市場
碳配額40-60元/噸單價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等多因素相適應,能夠起到鼓勵企業減排的積極作用。而從長期來看,他認為還需要盡快發揮碳市場設計的投資引導功能,發揮其引導跨期投資的金融屬性。